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5510.“那地的主人说”表在属世层中掌权的属灵层的属天层。这从“约瑟”的代表和“地”的含义清楚可知。“约瑟”,即此处的“这地的主人”是指属灵层的属天层;“人”(Man [vir])属灵层,“主”论及属天层;因为就内义而言,“人”是指真理,“主”是指良善;源于神性的真理就是那被称为属灵的,源于神性的良善就是被称为属天的。“地”,即此处的迦南地是指属世心智(参看5276, 5278, 5280, 5288, 5301节)。“约瑟”所代表的属灵层的属天层在属世层的这两个部分中掌权,这一观念就包含在前一章的内义中;这是为了“约瑟被派治理埃及地”能代表这种掌权。
属世层中有两样事物,即记忆知识和教会真理。关于记忆知识,前面已经说明:属灵层的属天层或源于神性的真理在属世层中将记忆知识排列成适当次序。现在论述的主题是雅各的十个儿子所代表的教会真理。记忆知识必须先于教会真理在属世层里面按次序被排列,因为理解这些真理需要这些记忆知识。事实上,若没有源于诸如人自童年早期所获得的那类记忆知识的观念,没有什么东西能进入人的理解力。因为人根本不知道被称为信之真理的每一个教会真理都是建立在他的记忆知识之上的;他理解这真理,将它保留在记忆中,并从记忆中召唤出来,都是藉着他里面的记忆知识所构成的观念。
在来世,这些观念的性质经常以可见的方式被展示给那些渴望它的人;因为这类事物能以可见的方式清晰呈现在天堂之光中。同时,视觉呈现还展示出他们在何等黑暗或哪种光芒中保持教会的教义真理。对有些人来说,这真理看似在虚假当中;对有些人来说,看似在荒谬、甚至可耻的观念当中;对有些人来说,在感官幻觉当中;对有些人来说,则在表面真理当中,等等。如果此人处于良善,也就是过着仁爱的生活,那么真理就会被良善点亮,如同被天上降下来的火点亮;而含有这些真理在里面的感官幻觉则变得光彩照人。当主将纯真注入这些幻觉时,它们看上去就像真理。
2762.“马”表示心智的理解力部分,“马”的这一原义实际上来自来世的代表。马经常出现在那里的灵人界,并且种类繁多,骑马的人也是。每当它们出现时,它们都表示理解力。这类代表不断出现在灵人中间。正因马是理解力的一个代表,所以当圣言提到马时,与人同在的灵人和天使立刻就知道正在论述的是理解力。这也是为何来自另一个星球的一些灵人当被赋予聪明和智慧,从灵人界被提到天堂时,会看见闪闪发光、仿佛由火构成的马;当这些灵人被提时,我也看见了这些马。
这次经历使我清楚明白以利亚乘旋风升天时,以利沙所看到的火车火马,以及当时以利沙的呼叫分别表示什么:
我父啊!我父啊!以色列的战车马兵啊!(列王纪下2:11, 12)
当以利沙快要死亡时,以色列王约阿施对以利沙也说了同样的话:
我父啊!我父啊!以色列的战车马兵啊!(列王纪下13:14)
蒙主的神性怜悯,我在别处将说明,以利亚和以利沙代表圣言方面的主。也就是说,那里将说明,“火车”表示取自圣言的爱与仁之教义,而“火马”表示取自圣言的信之教义。信之教义与对圣言的内层或内义的理解是一样的。
在众天堂,你会看到车和马出现在灵人和天使当中,这一点从以下事实明显看出来:众先知,如撒迦利亚(撒迦利亚1:8-10; 6:3-7)、其他人,以及以利沙的仆人都看见过它们;论到以利沙的仆人,列王纪是这样描述的:
耶和华开了以利沙的少年人的眼目,他就看见了;看哪,那山上满了火马火车围绕着以利沙。(列王纪下6:17)
此外,在灵人界,凡聪明和智慧人所住的地方,车和马就不断出现。原因在于,车和马代表属于智慧和聪明的事物,或说智慧和聪明的属性,如前所述。从死里复活,正在进入来世的人会看到这样的画面:一个年轻人骑在马上,然后又从马上下来;这表示他们需要先学习真理和良善,然后才能进入天堂(参看第一卷,187-188节)。车和马表示这些事物,这在古教会是众所周知的,也可从《约伯记》明显看出来;《约伯记》是古教会的一本书,其中就有这些话:
神使她忘却了智慧,也未将聪明赐给她;她几时将自己举升高处,就嗤笑马和骑马的人。(约伯记39:17-19)
“马”表示理解力这层含义从古教会传到周边地区的智者那里,甚至传到希腊。这就是为何当描述太阳(太阳表示爱,2441, 2495节)时,他们将其智慧和聪明之神置于这太阳当中,还给他配上一辆马车和四匹火马;当描述海神时,他们因海表示总体上的知识(28, 2120节)而将马也归给了他;当描述知识从理解力中急剧增长,或说理解力是这知识的源头时,他们就想象一匹飞马用蹄踏出灵感泉,文艺、科学的少女就住在那里;特洛伊木马实际上表示他们的理解力为摧毁城墙所发明的装置。甚至就连今天从这些古人那里学到这种做法的人,也经常用一匹飞马或珀伽索斯来描绘理解力,用泉源来描述学问。然而,几乎没有人知道,就神秘意义而言,“马”表示理解力,“泉源”表示真理,更不知道这些具有灵义的形像是从古教会那里传给教会之外的人或外邦人的。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